【文明巡礼】保卫部(处):凝心聚力构建安全保卫新格局 笃行致远开创文明校园新篇章
【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持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开展了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授予37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3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风尚奖”。几年来,各文明单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为学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实地测评,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文明巡礼】专栏集中展示各文明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职能方面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案例,从理论探索、实践育人、经验成果、活动开展、人物榜样、制度建设六个方面,展示各单位的创新做法、经验和成效,加强基层文明风采的展示和师生榜样的选树宣传,持续深化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把盛京棋牌办好,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新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保卫部(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传承弘扬西迁精神,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将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部门“提升保障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的重要抓手,努力推动构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新格局,为文明校园创建贡献了坚实的保卫力量。
以史为鉴,传承交大保卫文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理论武装同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保卫部(处)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保卫部门机构史》编纂工作专班,由处领导牵头抓总,推动并完成交大保卫史编纂工作,深化部门精神传承和文化建设。
在部门史编撰过程中,系统梳理党委保卫工作历史,挖掘保卫文化传统。通过邀请保卫队伍的西迁老前辈回校交流座谈,引导广大党员和保卫干部从峥嵘岁月、前辈榜样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西迁精神和红色保卫基因。在此基础上,保卫部(处)精心打造保卫文化长廊,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个个生动的工作事例,展现保卫处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同时,2023年首次编撰完成保卫文化年鉴,全面记录了保卫处在安全管理、服务师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年度工作亮点,收录全体保卫干部职工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让“交大保卫”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在部门史与文化年鉴的编纂过程中,注重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方式,引导全体保卫干部职工更深入地了解部门发展脉络和保卫前辈们的先进事迹,深刻领悟保卫工作的使命与担当,激发爱岗敬业、忠诚担当的精神,团队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保卫部(处)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能力,打造安全保卫铁军
保卫部(处)根据新时期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强化作风建设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多措并举、知行合一、全维开发”原则,制定“5221”保卫干部职工业务及通用能力提升计划,即“五会”(会110接处警、会技防操作、会安全检查、会应急处置、会调查研究)、“两懂”(懂法律、懂校情)、“两熟”(熟公文写作、熟公务管理)、“一达标”(体能达标)。
围绕计划落实,制定工作指导手册,从目标到实践再到考核进行细化分解。开展“5221”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保卫先锋论坛、安全保卫课堂、晨会“悦分享”、体能训练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安全保卫铁军。同时,将支部党建与业务提升紧密结合,依托青年党员专题党课、资深保卫干部培训专业技能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充分发挥保卫部(处)“青年学习小组”和“安全教育讲师团”在安全保卫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青年学习小组”和“安全教育讲师团”分别获得2023年度、2025年度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
创新育人,构建安全育人体系
保卫部(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安全教育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三全”“五育”工作,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育人全过程。
打造安全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与课程研讨,邀请校内教学名师和校外专业人员开展授课指导,赴兄弟高校调研学习,形成“备课—授课—复盘—提升”的闭环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授课能力和水平。以安全教育讲师团为抓手,倾心打造立体化安全育人体系:常态化开展新生安全教育讲座和“沉浸式”消防应急演练、创新性开设“劳育+安全”融合课程,推出结合校园安全态势的自有线上安全教育课程,举办国家安全知识微宣讲比赛和校园安全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发“英妹伴你安全行”文创周边,通过拓宽安全教育渠道,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力争建设一批师生喜爱、渠道多样、方式灵活、成效显著的安全教育活动和课程,推动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此外,与研工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共同探索一站式育人新模式,持续深化共建协作机制,合力构建校园安全育人体系,扎实推进安全意识在师生群体中落地生根,凝聚全校师生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新氛围。
多维发力,共筑安全治理新格局
保卫部(处)坚持问题导向,锚定校园安全管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深度调研、机制创新、协同共治、科技赋能等举措,推动校园安全环境治理与安全文化培育同频共振,致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安全新格局。
协同综治委委员单位进一步夯实“12335”综治工作体系,健全警校联动定期研判和校园安全稳定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牵头抓总职责,强化风险预警提示,推动二级责任单位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过程+结果”双维考评机制,实现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向科学化决策与精准化治理转变。
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校园消防工作以“六化”建设为核心引擎系统构筑全方位安全防护网。围绕管理标准化、责任网格化、排查常态化、队伍专业化、培训精准化的目标落实落细各项举措,推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效能实现整体性跃升,为师生创建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借助科技赋能,实现“智安交大”校园安防系统和“畅行交大”校园交通系统扩容升级,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破解校园安全治理难题,筑牢科技护校的智慧化安全屏障,让师生在享受安全、便捷的校园服务中,自觉践行安全文明行为,共同营造平安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未来,保卫部(处)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西迁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形式,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商共享的校园安全新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文明校园新局面。